干国栋的不少老乡都陆续回家了,而他依然在寒风中坚守。他的心中藏着两个春节愿望:来年买个大点儿的房子;自己创业组建一个施工队。他说,利用这段时间多挣点钱,愿望就会更近一步。
湖北武汉,武咸城际铁路庙山站架空层,干国栋正在切割地板砖。(央视网记者 谭经田 摄)
盼着早点结束蜗居的日子
干国栋是江西省九江人,一家三代六口人住着一套5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干国栋说,这套小房子是2008年买的,属于经济适用房。
还不到40岁的干国栋,有3个孩子,最大的已经12岁,最小的也有6岁了。“我妈妈跟我们住一起,六口人就挤在这巴掌大的地方。孩子们一天天长大,也都开始懂事了,一直这么蜗居下去终究不是个事。”
多少个夜晚,干国栋都梦到自己买了大房子。可翻身醒来,终究只是个梦。正因为如此,他下定决心,要早日买套三室两厅的大房子。
可一提到房价,干国栋又郁闷了。“别看我们那个小地方,均价也要四五千一平方了,高的甚至卖到了七八千,我们这种打工的,买不起啊。”
干国栋说,他在装修这个行当干的时间长,有了丰富的经验,现在每天能挣300多元。“一年做到头,除去家庭开支后,剩下的钱买不起10个平方米。”干国栋说,本来家庭条件不好,打工也没赚到多少钱,这些年下来手头着实没攒下多少积蓄。
刚刚过去的2013年,干国栋接到的活儿挺多,收入还算不错。“差不多搞了七八万块钱吧。目前,手头攒下的钱可能还不够付首付,开年了再找点活儿凑一点,就应该差不多了。”干国栋盘算着。
曾被浇熄的创业激情再燃起
10多年前,干国栋曾在老乡的带领下,到广东等地打工多年。2007年,他拿着多年存下的10万元钱,与人合伙开了小型包装袋加工厂,自己当起了小老板。
刚开始,他们的生意做得还挺红火。可一年后,他们不行碰上了金融危机。“很久都没有生意,亏得一塌糊涂,几乎是血本无归。”
首次创业即遭挫折,干国栋只好回到老家,在当地和周边省市搞建筑装修。为了多赚点钱,干国栋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。“顾得了外面顾不了家里,平时在一起时间少,孩子们对我都不怎么亲。”干国栋叹了一口气。
“能有一份相对固定的职业和收入,又能照顾家庭关心孩子。”顺着这个思路,干国栋有了一个新的念头,自己创业的激情再次在心头燃起。“搞了这么多年建筑装修,也只有这方面有一技之长,圈子里有一些熟悉的人,而且这几年这个行业的收入有所提高。所以,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搞一个施工队。”“你说,这算不算是创业?”干国栋笑着问。
湖北武汉,武咸城际铁路庙山站架空层,干国栋正在搬运瓷砖。(央视网记者 谭经田 摄)
有想法就有方向,有梦想就有动力
一边干活,干国栋一边聊着他的春节梦,手冻僵了也全然不觉。“对于我而言,这两个梦想实现起来或许还有一定的困难,但不管能不能实现、什么时候能实现,都应该使劲去想,这样才有动力,对吧?”
过去的一年里,有千千万万的“干国栋”们,已经实现了他们的“住房梦”和“创业梦”,但仍有千千万万的人还在奔向梦想的旅途中。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,干国栋的这两个梦想,再次在公报中被间接或直接提及。这意味着,梦圆的时刻,距离干国栋并不遥远。